思辨与创新 第二章 展开论证:如何让自己的想法被证明?

第二章 展开论证:如何让自己的想法被证明?

2.1 区分一些事

2.1.1 论证需要明确的议题

激发新的观点和好的观点的前提:才大心细

才大:交叉的、多样的、丰富的生命阅历(不仅仅包括阅读,还包括你寄情山水之间,你能够行程万里)

心细:我们真正能够捕捉到我们内心的愿望,我们对外部这个世界保持触感,而不是麻木不仁

当我们在不同的结构中打洞,当我们能够跨越知识的边界,成为一个知识的旅人,同时,我们对这个世界又保持热爱,饱含感情,我们才有可能发现一个好的问题,并把这个问题真正的发生于自己的关联,从而不断往前进步

如何回答那个好的问题?这个问题怎么样被证明呢?

我们在论证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,我们一定要有明确的议题

松本道弘《坐上谈判桌》:任何人的一个观点,当得到表达得到证明的时候,我们一定要分清什么是鱼骨,什么是鱼肉

观点真正的内核——明确的议题,而当我们对这个议题做出阐释,做出表达,选择立场并引发论证的时候,这才会使这个观点逐渐逐渐被贴上鱼肉,也逐渐逐渐变得丰满

大家在进入论证之前要问自己一个问题:我在面对的是什么一个议题?

我们对议题的选择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边界的勾勒,而且一次我们只处理一个议题

第一个结论:论证需要有明确的议题,议题可以有多个,但希望大家明确地、清楚地逐个逐个做出反应

2.1.2 论证要有立场(态度)

彼得迈尔斯《高效演讲》:任何一个有品质的演讲,他最终要传递一个有品质的内核,说到底,我要和大家清晰明确的表态,我要告诉大家我的立场是什么,

你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明确的阐明你的观点,那整个你的表达将是有一个核心的立场内核的

结论二:论证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议题,同时在这个具体议题上,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或者立场

2.1.3 推测性的解释不是论证

【文章开始】

你的辩论,是否已入门?

作者:熊浩(复旦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,著名辩手)

1

影视作品应该翻拍,为何?

2

因为翻拍完成,老作品与时俱进;因为翻拍之后,观众们乐见喜闻——还有吗?——没有了,大致如此。

恩,如果大致如此,这表明你还需要了解一点点社会科学的入门义理——关于什么是假说(Hypothesis),什么是论证(Argument)。

3

张五常在《新卖桔者言》一书中,记录了一则经济学史上的经典掌故——灯塔的传奇。从一八四八年开始的不同历史时期,经济学家英国的密尔、西奇威克、庇古,到当代美国的萨缪尔森,都对灯塔有过精巧的分析。借用灯塔,论说市场经济在特殊领域的无力。简单说,海中的灯塔无法用市场机制让私人投资,而必须由政府公帑出力建造。理由很简单,灯塔虽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,然无法向使用者收费——远远的航船若得见远处的微光,便知此路不通,需要绕行,使用者确实受益,然产权人鞭长莫及,故此等事,傻子也不会去做。我们扩大地理解,市场失灵之处,便是政府显灵之时——灯塔的建造,无法仰赖市场,只能公帑投资。

这个非常符合常理的解释似乎天衣无缝,但在一九七四年,这个完美的灯塔传奇遭遇了科斯。科斯调查了英国早期的灯塔制度,发现在十七世纪,公帑修建的灯塔不过两个,但私人投资的灯塔却超过十家。之后私人灯塔的数量持续增长,直到一八四二年后,政府通过法例,要求领港工会将私营灯塔逐步收归公有,私人灯塔才退出了历史舞台。更为有趣的是,政府在收购私营灯塔时的理由,不是因为他们收费困难,正好相反,是因为他们收费太高。这显然说明以往这些经济学家对灯塔的解释存在问题——嗯,在社会科学的意义上,尚未被经验验证的论断,即使逻辑严密、入情入理,也只是假说,一个尚待检定的陈述罢了(Statement)。

4

明白这一点,你就清楚,太多辩论赛的立论不是论证,无非是大量假说的暴力堆积。

我们还是以文章最开始的这个“论证”为例——为什么影视作品应该翻拍?因为翻拍之后,观众们喜闻乐见。其实发言者是在说:翻拍之后,那些观众们怀念的经典作品就“有可能”重新落入普罗大众的日用习常,那些他们“有可能”时时怀念银幕形象、经典对白、标志桥段就“有可能”重新被观众们忆起,从而让他们“有可能”快乐、欢欣、去追捧。

用心的人会听得到,这样一句斩钉截铁的陈述里其实包裹了多少“暗语”似的“有可能”,而每一处“有可能”都是一个待证命题,一处虚妄假设,一种勇敢猜想,这些“有可能”都需要测量、描述、检定,都需要证据与资料的加持。社会科学的框架里大致两条路,要么扎根以田野为核心,以个案为特色,以深描为方法,以非随机抽样为底色的定性研究;要么通透以统计为工具,以抽样为主轴,以随机为义理,以回归分析为归宿的定量研究。没有这些方法而产生的资料支撑,别说好的论证了,你就连论证的门都还没有敲开。

你说,上面这段关于方法的叙述中有太多的“生词”从未听说,恩,那只能说明一件事:你辩论的积累,在社会科学的意义上,还没入门。

5

那可还有别的路子?

当然,教你一条下华山的后路,阐释之门。

6

我们先要建立一个大前提,即所有的影视叙述,都是“翻拍”。
以红楼为例。

《红楼梦》讲什么?鲁迅先生说:“《红楼梦》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,至少,是知道这名目的书。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,单是命意,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: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……。”

今日,若能让曹雪芹穿越至眼前,问他:前三十回是红楼的命,还是后三十回是贾府的魂?高鹗的续篇是得意之作,还是狗尾续貂?他本人,怕也说不清。即便说得清,随光阴变换,随境遇变迁,这个判断恐怕也会变得微妙、迷离。

当作品完成,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就被狠狠地拉扯开,每一次问作者何为作品原意,都是要求作者再一次阐释,甚至再一次创作的对作品的理解历程,这个作品跳脱作者的手心,向自由狂奔的状态,被海德格尔命名为“被抛”。

当作品完成,作者对观众的控制就被大大地稀释掉,每一次读者对作品原意的解读,都是一次自我经验与作者经验的碰撞、冒险、对峙、甚至失控般地走向张狂,心中对作品真诚的理解即使那么私人、那么个别、那么另类,也是对作者的真诚敬礼。小小的读者是所有阐释权利的拥有者,无论这个作品的作者有多么伟大——这个过程,被罗兰巴特概括为“作者已死”。

是的,“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——同是莎翁的剧本,一千个读者便是一千个重新的注释,一千种个体的翻拍。

若不信,可以把上面这段些许抽象的文字精神讲给你朋友听,虽然你以最大程度的诚意去转述,也一定有细腻偏差,微寸分别,这便是对我上述文字的“翻拍”。

所以忠于原著这件事,是阐释学启蒙抵达这个世界前的一种浅白执念。演员、布景、光影、色调、配饰、镜头、台词、戏码,哪一处不是对原著文字之微妙触感的翻拍、改写、重述?
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,描述大慈大悲求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的南海普陀珞珈山的法场,用语如是:

“汪洋海远,水势连天。祥光笼宇宙,瑞气照山川。千层雪浪吼青霄,万迭烟波滔白昼。水飞四野,浪滚周遭。水飞四野振轰雷,浪滚周遭鸣霹雳。休言水势,且看中间。五色朦胧宝迭山,红黄紫皂绿和蓝。才见观音真胜境,试看南海落伽山。”

佛家《华严经》中又说:“于此南方有山,名补怛洛伽。彼有菩萨,名观自在。海上有山多圣贤,众宝所成极清净,花果树林皆遍满,泉林池沼悉具足,勇猛丈夫观自在,为利众生住此山。”

你说,忠于原著,怎么拍?想想看,你见过的所有《西游记》的影视剧版本,大致只能择其重点,自作主张吧——这一主张,不就成了翻拍?

7

所以说反对翻拍就是反对艺术创作任何发生的可能性,因为翻拍,是所有艺术不得已的本质。
理解这个本质,我们便无需争论社会科学的短长了——你说有成功之翻拍,我说有堕落之反例——何必呢,凡此枚举的竞赛,说到底不都是用“不完全的归纳”或者“极端样本”来浪费大家时间吗?这个题目要有意义,概只能切掉事实面,回到本质层。故这场比赛的争点就一个:翻拍,是不是艺术的不得已的本质!

8

你说,上面这段关于哲学的叙述中有太多的“观念”难以言说,恩,那只能说明一件事:你辩论的积累,在人文学术的意义上,还没入门。

入辩论之门,要么在社科方法上成为最规范的君子,要么在人文智识上拥有最超群的达观;要么能以细致的证明力铺满论证的每一个关节,要么能以别样的想象力激发听众的智识之快感。

不然,辩论何意?

9

懂得这一层,你就懂了辩论是一个长长的修行。

以及更重要的,你便明白了,孔夫子所谓“巧言令色鲜矣仁”是在,骂谁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什么是论证?

论证不仅是一个逻辑可能性的堆叠,而必须要让它照进现实,让它对照理论才有可能为证

科斯说:“你讲的这一切,都只是逻辑上,看上去对的假说,它跟现实不一样”

区分两件事:假说仅仅是提供逻辑上的可能性,而论证才有可能提供现实中的有效性

有效的证明有两个特点:

1 逻辑的自洽

2 前提的为真

结论三:假说或者推测性的解释,并不是论证

2.1.4 无效的论证不等于错误的论证

既往的经验无法预测未来,既往的经验存在的时间越长,只能说明在概率的意义上,明天越有可能重复,但没有办法保证这种重复的确定性,这是所有归纳方法的瑕疵

无效的论证:论证的内部逻辑和阐述的体系中有瑕疵

错误的论证:它和现实不符合,它是虚假的,它是有问题的

逻辑上是对的,并不证明事实上是对的,逻辑上有问题,并不证明事实上是错误的

一个有效的论证的内部的论证结构和它的说理过程是清晰的,是逻辑自洽的,并不能够自然地导致它是真实的

结论:

1 论证需要有明确的议题,并且这样的议题是逐个完成的

2 论证必须要有明确的立场,立场就是你的态度,你的好恶,你的肯否,没有立场的居中发言,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思考或者获得正确的决策

3 我们要区分什么叫假设,什么叫证明。证明一定要和经验相符合,一定要落到实际当中,而假设知识纯粹在观念上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

4 论证的逻辑是无效的,是不自洽的,并不意味着它是错误的

2.2 诉诸权威

2.2.1 诉诸权威概念

有效的论证符合两个条件:

1 前提为真

2 逻辑自洽

怎么样来保证我们论证所依赖的这些逻辑的前提是真实的,是有效的,是和前提相符合的?

观念一:

问题不会自我证明,我们没有办法靠问题本身,证明问题的真实(循环论证)

我们对问题的证明要依靠问题以外的因素

当我们要论证一个观念,并让这个观念显得真实贴切,我们必须要诉诸于另外一件事情,这就是我们保证前提为真的方法

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证据,可以分为下面几类:

1 个人经验

2 未公开的传闻

3 公开的报道

4 目击者的证言

5 名人名言

6 专家意见

7 实验

8 统计资料

9 调查

10 正规观察

11 研究评述

这些可以分成三个大类

1 诉诸权威

2 诉诸经验

3 诉诸叙事

在诉诸权威中有一个通常特别常见的错误,就是我们经常会断章取义

著名的学者邓正来教授,曾经说:

当我们在做论文的时候,他经常会发现一个特别让人忧心忡忡的现象,那就是,我们与其说是用权威学者的话来为我代言,不如说,我是在各种文字当中,去寻找那种偶然的重合

假如我有一个立场,然后我在网络中在书本中找各种各样的材料,我突然发现,有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人,居然和我采取了一模一样的立场,我就把他的观点援引进来称为我主张的证明,我不在乎他到底是怎么看的,我不在乎他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语境,我只需要断章取义的看到他正好和我偶然性的重合

2.2.2 还原权威的脉络与质地(一)

当我们在完成证明的时候,如果使用的是诉诸权威的方法,我们必须要还原对权威的脉络和质地

我们要真正的知道,那个权威为什么要这样讲,他在面对什么样的问题,我们去系统而真实的了解他,才能最终判断,他是不是我的精神友人

笛卡尔:

没有什么东西的存在是不可怀疑的,一切东西都可怀疑,只有一件东西真实存在,那就是怀疑本身

笛卡尔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证明了:人的存在是基于人自身的思想,理性证明我们存在

整体哲学就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向,因为原来证明人的存在是诉诸上帝,而不是诉诸人的理性

如果我们归纳人类的历史,关于正当性的基础,一共有三种可能的论证维度

第一个维度:超验的神,我们诉诸的是飘忽不可知的天意,或者我们过往的古典传统

第二个维度:理性的人,就是凭借人理性的思考,我们可以判断一件事

第三个维度:物质的算计/力量的博弈,我们关键是看现实

功利主义的奠基人,杰里米-边沁:为最大多数人能够创造最大多数的福利,这件事就是正义

康德认为:我们做判断的基础,仍然是理性

康德的三个绝对命令:

第一:人的个体行为,成为普遍的立法

第二:永远被你的理性支配,而不是受你的感性影响

第三:永远把人当做目的,而不能当做手段

2.2.3 还原权威的脉络与质地(二)

不同的思维来解释我们现实当中的困扰

议题:我们是否应该禁止拳击比赛

面向一:不公正地剥夺了拳击手谋生的权力

面向二:如何看待拳击在过去和现在饱受欢迎

面向三:自由的限度包不包括自由的伤害自己

诉诸不同的权威,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结论

当我们诉诸权威时,我们要对权威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,而不是断章取义的去找,他跟我的观念的那种恰好的吻合

还原我们对哲学思想的读法,而不是知识的读法,思想的读法是活的,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和处理问题,知识的读法是说,它是用来应付考试的,后者不会产生任何价值,只有前者,它可以变成我们应对社会变化,和应对思想焦虑的工具

当我们认真的去还愿哲学的思想历程,当我们有可能发现不同的思想家,不同的聪慧的头脑,他们在面对什么问题,以及他们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,我们才可以借助这些权威的力量,帮助我们更透彻同时也更准确深入地完成论证

2.2.4 权威的限度

我们如何去保证,我的论证前提为真。

诉诸权威、诉诸经验、诉诸叙事

每一种方法都是有效的,但每一种方法也都存在它的瑕疵

权威的限度:

一:权威一定会遭遇时间跟空间的挑战

权威的意思就是经历过时间的洗礼,时间是最苛刻最严厉的老师,它在检查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留下来,而什么样的东西最终进入历史的垃圾堆

那个曾经如何有效地解释当下的我们?那个彼地如何有效地解释当下的此地?

二:我们今天这个转型的时代

老年人的权威在逐渐被削减,年轻人的合法性逐渐逐渐被增强,老年人越来越不能理解当代的现实在变化中在转型中的这个社会,而和这种变化转型正好可以默契重叠

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社会,用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说,是一个权威被自然瓦解的社会,因为老年人,没有权威了,而读书人也没有权威了

权力在不断不断分散,在代际之间分散,在职业之间分散,我们目前所看到的,是一个权威没有办法立足的时代

“真正的智慧和真实,来自于自下而上的草根的力量”

2.3 诉诸经验

2.3.1 定性的经验VS定量的经验(一)

第二种我们在进行论证的时候保证前提为真的方法叫诉诸经验

诉诸一个个体的经验、诉诸大样本的经验、诉诸数据类的经验

定性的经验:它是相对个体的,它是相对情境的,我们获得个体性经验的方式,往往是坐下来能够跟我们想要了解的对象完成访谈

定量的经验:采取的样本相对较多,我们是用统计的方式,获得数据而反应现实真实

定性的经验:我们对这个人,和他后面所隐藏的意义世界有充分而深入的了解

定量的研究:相信数字才是真实,实际上是吧数字和真相,合二为一,认为他们本质上是重叠的

对数字的崇拜会导致数学的帝国主义

2.3.2 定性的经验VS定量的经验(二)

如果只有简单的数字,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一堆没有意义的数字,我们最终没有办法发现,你和我对这个外部世界认知之间的相似和落差

在定性研究的学者看来,定量研究不仅是错误而具有误导性的,而且是邪恶的

我们之所以用数字来解释世界,最终是为了控制,现代科学可以用数学化的方式去解释去预测自然灾害,一方面,这当然让人更安顿了,但另一方面,我们会小觑自然,自然的发怒,完全可以被预测,自然的运作完全可以被控制,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当中的运作,就是人完全可以被控制

这其中包含了一种控制论的野心,当一切都可以被数学的方式加以描述,就意味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最终将进入一个方程

“定性”和“定量”背后潜藏着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

定量认为定性研究的研究结果没有办法拓展,没有办法应用到实际当中

如果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想普及更多的人,形成普泛的政策,我们必须要采用的是定量的方法,更多的数据,更多的数据分析和整合

当我们想要深入到问题的机理当中,去了解为什么会这样,什么要素造就了此时此刻的你,形成了你的判断时,我们就可以用定性的方法,也就是访谈和田野调查

方法:具体上手的技巧、方案、步骤、流程

方法论:方法背后所隐含的方法,为何可操作的意识形态

定量的研究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是:世界的本源是数,运用数据的目标是控制

定性研究背后潜藏的方法论的预设,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将永垂不朽,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相互代替,每个人都不一样,因为每个人都自由

2.3.3 经验的限度

任何一种诉诸都有它的限度,这种限度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挑战,时间和空间是人的本质的限度,我们永远在时间和空间所设定的局限当中,并试图活下去

经验的限度,不管是定量还是定性,在哲学上这两种方法都叫归纳法:我们从有限试图了解无限,我们从局部试图了解整体,我们从样本试图了解母体

我们在抽样调查(定量调查)的过程中一定有误差,这个误差是我们调查的时空限度当中的局部和真实整体之间的误差

定性研究也是如此,在定性研究中,我们只访谈了有限的人,虽然我对每一个我访谈的对象的体谅理解和把握,都更加周全,也更加深刻,但是毫无疑问,我对个体了解的越深,我当然就可能忽略整体

所以所有的经验研究,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本质上都是时空的挑战

如果有一种理论,能够突破时空的挑战,简单来说,就是无论何时何地,它都是有效的,这样的论证就是真理

但所有的科学都是有边界的,科学向有限的时空负责,不向无限的时空进行解释

所以所有的经验,当我把经验当中的存在提升为理论,这就意味着,它只是一个局部的存在,它不可能无往复竭跨越所有,我们面对着时间和空间的挑战

大数据的意思是有一些特殊的领域,大量的人都在提供数据,以至于我们能够收集到的数据已经在某种程度上,等于或者说相当于这个母体了,它们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小了

我们有些时候,在某些领域,以及几乎可以认为了解所有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、行为和规律了,当我们已经了解这一切的时候,有可能,我们的数据,我们的诉诸经验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,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挑战,但也不可能绝对突破,因为即使我们调查了所有人,但是人的口味、偏好、意图、行为是会变得,所以不可能永恒地创造一个无往复竭的真相,但是我们会在时间和空间对我们的压抑中,逐渐逐渐被释放出来

定量和定性的数据,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决策,和指导我们论证的非常重要的资料

这两种证据本身潜含着意识形态,定性的更强调个体自由,定量的更强调本质控制,而所有的数据都会面临时间和空间的挑战,因为无论如何,不管是定量还是定性,我们总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点,面对特定的受众,做出来的,而你如果想让这个数据能够解释所有人,这是不可能的

2.4 诉诸叙事

2.4.1 主观证明与客观证明

诉诸叙事是在说,当我们证明一件事情的时候,它不是一个客观的证明,就不是一个逻辑的证明

我们现在这个社会,不再一味地强调客观上它是对的,同时也在重视主观上它是对的:我所说的一切,能够说服你。最重要的是你被我影响

在主观证明的角度来看,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对方认同,而不是这件事情在客观上多么光明、伟大、正确,它是对那个特定的当事人,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

如果说客观证明所关心的是内容和逻辑的话,那么主观证明所关心的,是观念和说服。我又没有可能把我的观念投射到你的心里

传统的证明是强调前提为真和逻辑自洽,而主观的证明强调的是,有效的实现观念的传递和说服的达成

诉诸叙事,诉诸的是一套很有说服力的叙事系统,在这个系统当中有画面有漂亮的言辞,有着意的修辞,最后所构成的是对你的影响

细节会给大家画面,而画面会让你永生难忘。真正的粘着在你的观念中不发生摆动的,是形成画面感的表达

当我们在研究所谓的主观的证明时,我们实际是在说,什么样的言辞,什么样的构造,什么样的推断,什么样的表达,更容易让你的表达有效的投射到你所想影响的对象身上

2.4.2 说服要素:互惠、喜好

按照学者的研究,有六个要素会影响我们是不是被说服或者影响:权威、从众、互惠、稀缺、喜好和一致

互惠法则,怎么样被别人好感,怎么样让别人形成和你之间正向的积极的关系

施惠越明显,回馈就会越直接

喜好:产生喜好的一个常见的方法叫找到共同点

心理学上证明:人都是非常自恋的

说服研究的就是怎样让我的观念,能够有效的,通畅的影响到你

2.4.3 说服要素:从众、稀缺、一致、权威

我们好喜欢别人跟我们一样,当我的话,在你的口中被讲述的时候,我都会对你的服务增加好感,这个要素叫喜好

稀缺:我们人,对即将缺失这件事情更敏感,我们对得意,会比较的迟钝

当我们的市场上,要促进大家去消费的时候,我们通常用打折这种方式,而且会对这个折扣厘定时间

2.4.4 叙事的要素(一)

说服当中除了讲这些影响力要素以外,另外一个研究的重点就是,有效的信息投射和信息的粘着,就是说,我讲一段话,你要记得住,你要能转述,我要把我的话粘着在你的心里,而不是讲过就忘了

有效的叙事包含四个要素:

细腻如绢帛之画(画面)

悬念如浩转之思(悬念)

裹卷如身临其境(角色)

情绪如山溪涌流(情绪)

悬念、画面、情绪、角色可以用来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太多的事情

2.4.5 叙事的要素(二)

一个有效的叙事,它需要凑齐悬念、情绪、画面、角色。一个有效的报告,需要凑齐悬念、情绪、画面和角色。一个有效的公共演说甚至于我们做一个有效的产品,我们办一个有效的活动,它在某种程度上,都应该凑齐,悬念、情绪、画面和角色

因为只有当你做到了,这个东西才有可能粘黏住所有的参与者,让他带走

这一部分,就是我们所说的主观的证明,它所要强调的,是对人心的影响

任何一种所谓的诉诸于,都有它的限度

诉诸叙事的限度非常的明显,有很多的情绪的控制、呼唤和渲染,它经不起你冷静以后,平和而认真的考察,这一切看上去非常的漂亮,但它没有那么的具有持久力量

一旦回来,你重新平复自己的情绪,把自己变成一个理性人,而不是感性人,去评价、认知和接受这个讯息时,它的力量当然就衰竭了

所以说,在某种程度上,我们会看到,无论是诉诸权威、诉诸经验还是诉诸叙事,它统一的敌人,都是时间和空间

权威生活在过去,它如何有效地解释今天的我们;经验发生在局部,它如何脱离地域跟空间的挟制;叙事发生在当口,如何让我们所言说的对象在离开之后,仍然念念不忘,以至必有回响,这其实都是时间和空间对论证的限制

2.4.6 课程小结

这节课是在讲怎么样让你的问题,能够真正被证明

四个基本观念:

一定要有议题,而且要有明确的,逐步展开的议题,不要模糊的重叠的对问题进行讨论

一定要有立场,因为没有立场,似是而非,浪费大家时间

一定要有区隔,那就是你要搞得清楚,假设和证明是两件事

前提为真和逻辑自洽,换而言之,一个有效的证明,逻辑是自洽的是完整的是圆润的,是不等于它在现实当中是不是真实的

其次,问题不会自我证明,任何证明的方法都要诉诸于证据,证据有三种前进的路线:

诉诸权威,诉诸权威有它的问题,有它的瑕疵,最重要的是告诉大家,我们如何全面地有质感的理解权威

诉诸经验,分成定量的经验和定性的经验,可以来自于数字的调查,也可以来自于你我的对话与访谈,诉诸经验的背后,有基本的价值观:这个世界是由数构成的,还是由每一个不同的人构成的,这实际上是定性和定量研究之间的根本分歧

诉诸叙事,就是讲一个故事,我们讲了说服的基本原理,和其中如何去形成有效的信息投射,这包括角色、情绪、悬念和那种能够撑起画面感的细节。

张五常:《新卖桔者言》

黄执中:你如何听懂我的话

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TY2MTcyNTAyMA

熊浩: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黄执中进行结辩的时候,说服力是那么的大?

文森特-鲁吉罗:《超越感觉:批判思考性指南》

章测试

和定量研究相比,定性研究更强调( 个体的自由 )

方法论是指( 方法为什么可以操作的意识形态 )

康德的第一个绝对命令是( 人的个体行为,不能成为普遍的立法 )

笛卡尔论证所面对的问题是( 人为什么会存在 )

有效的证明,有两个条件:第一个叫逻辑的自洽。第二个叫( 前提为真 )

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( 边沁 )

知识只有能够“数学化”,它才是真理。 错

定性研究通常会使用( 访谈 )的方法

对一个有效的论证而言,最基础需要“前提为真”和( 逻辑有效 )。

时空的限度构成了诉诸权威与诉诸经验论证的必然缺陷。 对